
为传承红色精神,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,近日,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组织人员前往本溪光荣院开展参观慰问活动,与老战士、老党员们亲切交流,聆听红色故事,送去诚挚关怀。
活动当天,上午9点,志愿者们带着面粉、猪肉、韭菜等食材和清洁工具来到光荣院。大家一到就迅速分工:一部分人扎进厨房忙活包饺子,另一部分则拿起抹布、扫帚,帮老人们擦拭门窗、整理房间。
厨房⾥热闹极了。和面的揉得面团光滑筋道,调馅的把猪肉与韭菜拌得鲜香入味,擀皮的手指翻飞,一张张圆薄均匀的饺子皮落满案板。会包饺子的志愿者手法娴熟,捏、挤、折之间,一个个饱满的“元宝饺”“月牙饺”排起了队;新手们也跟着学样,虽包出的饺子模样略显“朴素”,有的歪歪扭扭,有的馅露了边,但每一个都裹着认真劲儿。“大爷,您爱吃素馅还是肉馅?我们多包点您爱吃的!”志愿者一边包,一边陪坐在旁的老人唠家常,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,厨房里的笑声混着饺香,格外温馨。
打扫的志愿者们也没闲着。他们轻手轻脚走进老人房间,仔细擦拭床头柜、窗台的灰尘,把散落的书籍、衣物整齐叠好,连床底、墙角这些
随后,大家围坐在一起,倾听老战士们讲述峥嵘岁月。今年89岁的张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他握着大家的手,缓缓回忆起战场上的场景:“当时条件再苦,大家都憋着一股劲,就想着守住阵地,护着身后的家。”老人的讲述朴实却有力,每一个片段都让人动容,在场人员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。大家还主动为老人们捏肩捶背,陪他们聊家常,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,光荣院内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氛围。

此次活动,不仅让老人们尝到了热乎的饺子,也让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整洁。志愿者们用双手传递温情,用陪伴驱散孤单,也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中,读懂了“光荣”二字的分量——这份双向的温暖,正是最动人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