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机械育人 > 正文 机械育人
    金融知识万里行,防范风险小技巧
      日期:2025-06-11

    在校园消费与理财的十字路口,金融风险如同隐蔽的陷阱,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学生陷入财务困境。从生活费管理到兼职创收,风险防控是每位同学的“成长必修课”。

    一、常见金融风险场景

    1.校园贷连环套:被“零首付买手机”诱惑借款,因逾期产生高额罚息,被迫“以贷养贷”,曾有学生借3000元最终滚成5万元债务。

    2.兼职诈骗陷阱:轻信“刷单返佣”“注册APP赚钱”,垫付资金后被拉黑,或个人信息被用于注册公司、开通网贷,埋下信用隐患。

    3.虚假投资诱惑:社交平台上“学长推荐”的虚拟货币、山寨基金,宣称“稳赚不赔”,实则是庞氏骗局,投入的生活费血本无归。

    4.电信诈骗套路:接到“客服”电话称“校园卡涉嫌洗钱”,诱导转账到“安全账户”,或仿冒学校通知收取“补考费”“教材费”,利用学生对权威的信任行骗。

    二、风险防控核心策略

    1. 生活费三层管理法

    (1)生存账户(50%):固定存入银行卡,用于餐饮、交通等刚需支出,如同“生命维持系统”,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。

    (2)灵活账户(30%):放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,用于聚餐、购书等弹性消费,兼顾流动性和小额收益。

    (3)成长账户(20%):可尝试定投低风险指数基金(如沪深300),或存入定期存款,培养长期理财意识,但绝不用来“赌一把”。

    2. 风险识别四不原则

    (1)不贪高息:远离“充值1000返2000”“校园理财课速成班”,高收益承诺背后往往是骗局,记住“学生阶段本金安全第一”。

    (2)不借陌生平台:任何借款优先通过父母或学校渠道(如国家助学贷款),非正规网贷平台的“便捷”背后是利滚利的深渊。

    (3)不透信息:不向陌生APP授权通讯录、身份证拍照,避免被用于注册网贷或诈骗,保护个人信息如同守护“数字身份证”。

    (4)不慌转账:接到“紧急汇款”电话(如“老师要求交押金”),先通过微信/电话与本人核实,别让“着急”冲昏头脑。

    三、防护指南

    1. 兼职防骗要点

    (1)选择学校勤工俭学中心或正规招聘平台,拒绝“高报酬、零门槛”的工作,尤其是需要先交“押金”“培训费”的岗位。

    (2)兼职时不轻易提供银行卡、手机验证码,避免被用于洗钱或诈骗,曾有学生兼职“办银行卡”后被警方调查。

    2. 投资启蒙建议

    (1)从“1元定投”开始尝试:用支付宝等平台定投指数基金,每月投入100-200元,学习市场波动规律,而非追求短期赚钱。

    (2) 远离杠杆工具:不碰“校园期货模拟盘”以外的杠杆投资(如借钱炒股),学生阶段的核心是积累知识,而非冒险博收益。

    3. 诈骗应急处理

    (1)若已转账:立即拨打银行客服冻结账户,同时登录支付平台(微信/支付宝)举报并申请拦截,黄金止损时间为1小时内。

    (2)保留证据:诈骗聊天记录、转账截图、APP界面等全部截图保存,第一时间向学校保卫处和派出所报案,别因“怕丢脸”耽误维权。

    四、学生财商成长小贴士

    (1)参加学校金融社团活动,学习辨别人民币真伪、看懂征信报告等实用知识,提升风险敏感度。

    (2)用记账APP记录每笔收支,分析“奶茶消费占比30%”等非理性支出,培养理性消费习惯。

    (3)阅读《穷爸爸富爸爸》《小狗钱钱》等入门书籍,理解“资产”与“负债”的区别,避免过早被消费主义裹挟。

    愿每位同学都能以知识为盾,理性为剑

    在校园金融世界中安全航行

    记住:学会规避风险,比盲目追求收益更重要

    别让一时的好奇或贪婪,成为青春财务的“拦路虎”!

    上一篇:别让 “校园贷”,“贷”走你的青春!

    下一篇:我院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在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